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师生欢度中秋佳节
9月14日晚,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高级班的两节语言课程刚结束,两个小学霸——月亮和星星两姐妹就迫不及待地询问汉语教师第三节的文化课什么时候开始,是否跟中秋有关,并且时不时地哼上几句 《明月几时有》。
上课了,汉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接着又将后羿射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但愿人长久》 的美妙音乐从电脑中传来,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合唱这首歌。随后,学生们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进行唱歌比赛,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而在中秋节当天初级班的“文化角”中,汉语教师从复习刚刚学习的韵母üe入手,引入“月”这个汉字,进而以一首《静夜思》引起了学生对月亮的注意。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们对月亮这个意象进行了讨论,师生分别对月亮在本国文化中的形象进行了探讨。在配乐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沙画视频《中秋》中,教师给学生进一步介绍了词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学生们一边品尝月饼,一边遍欣赏美文佳作,沉浸在浓浓的中秋氛围中。
“一起做,一起做,吃完月饼一起做!”,少儿班的孩子们正跟着汉语教师做手指操,十分热闹。汉语教师用语言课热身环节做铺垫,让孩子们对什么是“月饼”充满好奇。待文化课一开始,大家瞪着圆鼓鼓的眼睛,带着汉语教师给的问题看完了介绍中秋的视频,一片回答问题的小手高高举起。提到“mooncake”一位学生激动万分,猜出了就是之前手指操中的“月饼”。随后汉语教师把重要词汇写在白板上让学生做笔记,介绍了月饼的不同馅料,引得孩子们垂涎三尺。随后,教师向孩子们讲述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也让他们领略了《水调歌头》的优美,孩子们纷纷表示想学习这首词。最后,汉语教师拿出切好的月饼让大家品尝,课堂上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